王兆春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讲,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取消是大事件。而进入2018年的首个大事件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新《标准化法》”)的重新修订。前者触及行业制度体系的梁柱,反响巨大;后者并非专门针对物业管理行业,关注度似乎不如前者,但从影响的深远程度来看,新《标准化法》本身内容的突破以及所传递的监管信号,更值得企业去思考。资质取消后的困惑门槛降低
“我们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坚定不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李克强总理在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当天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李克强会上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到不断推进“证照分离”,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更大释放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日前正式颁布。2017版共包括10个大项、107项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分别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技术。此次修订,对绿
国家三部门下发进一步做好建筑行业营改增试点工作九条意见要求优化纳税服务 强化合规意识建筑时报 综合本报讯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行业营改增试点工作的九条意见,针对试点过程中存在的“抵扣凭证”、“简易计税”、“异地缴税”等方面问题,要求优化纳税服务,强化合规意识,更好地发挥税制改革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意见指出,建筑行业纳入营改增试